close

DSCN2369.jpg

這次活動共有1025人報名, 在基金會工作人員的認真, 導覽老師們的熱心講解之下,

參與這次活動受益良多

DSCN2325.jpg

DSCN2321.jpg

DSCN2323.jpg

DSCN2357.jpg

DSCN2358.jpg

DSCN2388.jpg

DSCN2389.jpg

DSCN2392.jpg

2017.4.15當志工,跟著水瓶子老師走在師大路、雲和街、青田街上。

 

DSCN2432.jpg

 

DSCN2436.jpg

臺北悄悄的在改變! 建築的修復,加上有心人士、企業的叁與,

讓過去時代的故事變得如此鮮活,許多耳熟能響的大人物跟你我拉近了距離。

原來,多年前我曾經上下班必走的雲和街-師大路-羅斯福路上,

文學大師梁實秋曾在此(師大路雲和街11號)住過7年(1952~1959)。

DSCN2462.jpg

DSCN2441.jpg

DSCN2442.jpg

DSCN2443.jpg

當時梁實秋任教於師大英語系主任,住的是學校宿舍。

雲和街11號的梁實秋故居是一棟和洋式建築,2003年被列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經過整修工程後於2012年開放參觀,入門處懸掛著「雅舍」的木牌,

「雅舍小品」集是梁實秋記錄生活點滴的重要散文著作。

此外,翻譯「莎士比亞全集」更是中國翻譯史上的重要鉅作。

DSCN2433.jpg

DSCN2425.jpg

搬離雲和街之後,院子裡的麵包樹令他懷念,

至今仍矗立在院子裡,遠遠就看得到這棵高挺、葉子碩大的麵包樹。

DSCN2474.jpg

DSCN2477.jpg

DSCN2479.jpg

DSCN2480.jpg

DSCN2482.jpg

 

DSCN2491.jpg

 

DSCN2504.jpg

油杉社區裡的「油杉」

一棵難得在平地看到的油杉,竟然會出現在臺北。這棵油杉種在日式宿舍群中一戶人家的院子,

當地居民因此以「油杉」為名,稱該地區為油杉社區。

DSCN2495.jpg

DSCN2534.jpg

和平東路轉入麗水街,第二條巷子左轉進入金山南路二段203巷,

這裡就是「油杉社區」。油杉矗立在成排的日式木造房屋群中,走過了80年的歷史軌跡。

1920~1930年,日據時代,這一帶式殖產局山林課之員工宿舍,日人戰敗離台後,改林務局接收,進行保管維護之責。

社區居民向其所屬單位林務局求證後才得知,是由日據時期一名居住在此的日本山林課技師豐澤所種植。台灣油杉為世界瀕臨絕跡的法定保育台灣特有樹種,且是冰河孑遺植物,具有環境變遷物種演進及基因保存上的價值

DSCN2485.jpg

2003年,經林業試驗所教授馬復京鑑定,確認該樹木為台灣油杉後,林務局立即於月底加強該日式宿舍的管理。2006年,台灣油杉社區內的兩幢日式宿舍已被台北市政府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命名為「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落」,而其餘的宿舍群也列為歷史建物。目前只剩下13 戶,這些宿舍不同於日本當地傳統建築,多數保留雙玄關、雙併格局的外觀。建築、文史與生態成為油杉社區的三大特色。

DSCN2540.jpg

DSCN2551.jpg

DSCN2558.jpg

DSCN2560.jpg

DSCN2563.jpg

DSCN2580.jpg

DSCN2587.jpg

DSCN2611.jpg

DSCN2617.jpg

DSCN2635.jpg

DSCN2639.jpg

DSCN2644.jpg

DSCN2650.jpg

DSCN2653.jpg

DSCN2667.jpg

青田街、麗水街一帶,還有青田七六、書晝光年、春田茶館、遊山茶館等, 都讓日式建築及老樹有著新的呈現,感謝很多人都在努力地為這塊土地耕耘著。

 

 

建築、文史與生態成為油杉社區的三大特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ling Garden 的頭像
    Chiuling Garden

    陳秋伶的部落格

    Chiuling Gar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