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了這本passport你就可以走訪上百家的garden
因為喜歡種花參加了「OPEN GARDEN」活動之後,又發現彼此都很喜歡美食而成為好朋友。
來到大樓的第13樓,進了門之後,發現山本太太家的陽台正有幾位因這次日本三田市舉辦
「OPEN GARDEN」活動而來參觀的朋友。山本太太家的陽台很受歡迎,有的來訪者會告訴她:
「上次(兩年前)來妳家陽台時,花架好像放在這裡,今年作了變化後看起來更美」
「我的確作了一些改變,架子漆成了黑色,配上位玻璃的背景。」
「你也喜歡這樣的改變啊!太好了!」

一位來訪著看著山本太太家的陽台一直說個沒完,興緻好高。
「我特地從京都來,因為久聞三田市的「OPEN GARDEN」活動,令人嚮往」
「我們這裡有一位更遠來自台灣的朋友」
「真的?台灣也有「OPEN GARDEN」的活動嗎? 聽說台灣好多好吃的美食?」

看樣子大家話匣子一打開似乎就停不下來,主人山本太太順便也就邀了這位來自
京都的朋友留下來一起午餐。
五個人坐下來一起午餐,有的原本認識有的原本不認識,有的就住在附近,
有的遠自其他地方甚至國外,卻因為都喜歡花花草草而讓我們聚在這裡,
而且就像認識好久的老朋友,完全沒有生疏感,卻有聊不完的話題

「京都的庭園是不是都是日本式的?」
「是有很多日本式的,日本式的庭園大都須要較大的院子才有辦法表現。
我常到國外旅行,在倫敦看到很多公寓式的房子,也都種花種得很美。
就像山本太太家一樣陽台種花種得很漂亮。」

「這本冊子上有一百多家的院子、陽台願意讓大家去參觀,
有這麼多人如此有意願參與,真是不簡單」
(註: 報名參加「OPEN GARDEN」活動時,會取得一本小冊子,
小冊子裡列出了開放參觀的人家、地圖位置,甚至可以搭乘主辦單位準備的小型巴士)
「三田市的OPEN GARDEN活動,今年已經是第八次了,在交流中大家互相學習,
每家的院子、陽台逐漸表現出各人風格的設計,也激發更多人願意參與如此的活動。」

「OPEN GARDEN」是這麼開始的?
「OPEN GARDEN」如此好的活動到底是怎麼開始的?它的起源來自於哪裡?
「OPEN GARDEN」的活動源自於園藝活動極為盛行的英國。開始時,
英國的慈善團體NGS (National Gardens Scheme)為了籌募看顧設施協會、
癌症研究補助費用等等,而主辦了「OPEN GARDEN」。
透過來自全英國3500家以上的庭園主人的協助,一年進行1~2次公開私人庭園的活動。
參觀者繳交1英鎊入園費由園主捐出作為慈善捐款。
來自全英國3500家以上的庭園約繳出1億新台幣的捐款。

其實,對參觀者而言,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是只要繳一點點費用既可以作公益,
更是參觀別人家庭園的最好機會,因此,「OPEN GARDEN」活動在英國相當受歡迎。
自1927年舉辦以來在英國已有80年的歷史,每年參與的人仍然相當擁躍。
「OPEN GARDEN」已經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活動。

在英國盛行的「OPEN GARDEN」活動又如何遠渡來到亞洲的日本呢?
10年前,日本的園藝雜誌「BISES」介紹了英國的「OPEN GARDEN」活動之後,
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迴響。1999年,岡山地區開始了日本第一個「OPEN GARDEN」的組織。
10年來,自北海道到九州日本各地相繼成立組織,目前,有定期舉辦活動的約有30個以上的團體。

日本各地遠離都市的郊區還是有許多人家擁有院子,但是住在大樓、公寓的人也不少,
有院子的把院子設計得既自然又鄉村的風味,住在大樓、公寓的陽台或頂樓雖小,
經過設計後卻也充滿個人風格,院子、大樓、公寓的陽台或頂樓成了家人工作之餘最愛佇足的地方。

「OPEN GARDEN」似蒲公英的棉絮隨風飄向各地
日本眾多的「OPEN GARDEN」組織中,位於神戶附近三田市的網站特別吸引了筆者的注意。
高嶋清子代表有這麼一段敘述:
「只因為喜歡花草植物,2000年有4位發起人『我們是不是開放院子歡迎愛花人士來參觀』,
就這麼引爆了三田市「OPEN GARDEN」活動的開始,『只要一家影響隔壁鄰居2~3家,
靠著這些花的種子散播之下,我們的居家環境、居住的城市一定會愈來愈美麗』」
就這麼單純的想法,2007年三田市「OPEN GARDEN」活動舉辦第八屆,
如今已經有超過100家的院子、陽台參與。

在日本,「OPEN GARDEN」活動就像蒲公英的棉絮一樣隨著風飄向各地,
「OPEN GARDEN」就在各地紮根的同時,政府單位逐漸重視這股潮流,
進而參與美化、綠化居家環境的各項活動,而且影響傳遍全日本。
每家的庭園雖然不是表現得最完美,但卻充滿專業業者所想不到的創意。
庭園成為重要角色不斷擴展之後,人與人的接觸也變得自然、友善,
也使活動的進行充滿花草、笑臉、感動和優雅。庭園成為你我相遇成為好友的地方。」

在台灣我們也可以自己的方式進行「OPEN GARDEN」活動

這段簡單的敘述卻讓筆者心有戚戚焉,這段簡單的敘述卻讓筆者心有戚戚焉,
筆者發現三田市的網站是2006年的6月,而2004年9月時也是以相同的心情在社區
開始了類似的活動,我喜歡看到鄰居到處有人種花,大家的陽台充滿個人風格的設計。
在電梯裡、走在社區裡外,碰面不再是冷漠,而是充滿了「花語」的交談。
只是當時用的不是「OPEN GARDEN」的名稱,而是取名為「花綠生活讀書會」。
因此,當看到高嶋代表詮釋得如此貼切時,彷彿正幫筆者敘說了想表達的一切。
經過將近3年的時間,筆者因著花草植物認識了愈來愈多的鄰居。
因著花草植物實際走訪日本參與了「OPEN GARDEN」活動,
也認識了許多國外的朋友。

敘述了半天,或許讀者還是很難想像「OPEN GARDEN」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畫面。
其實就像大家去看畫展、看花展、看陶藝展一樣,「OPEN GARDEN」活動
只不過將展示的舞台換到每位作者家的院子、陽台罷了,
更可貴的是參觀者和作者本身會有更親近的互動。
透過花草植物增進彼此的交流、分享,大家自然而然的熟悉,甚至成為好朋友。

期待「OPEN GARDEN」活動也能在我們居住的地方展開,
讓我們藉著「OPEN GARDEN」的活動,彼此交流彼此學習和鼓勵,
這裡將成為充滿綠化、美化及友善的美麗家園。

多田羅太太就在家裡與大家分享garden的經驗、喜悅



連HONEY FM廣播電台都很支持OPEN GARDEN >
>


高嶋代表家的GARDEN非常受歡迎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uling Garden 的頭像
    Chiuling Garden

    陳秋伶的部落格

    Chiuling Gar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